文 字 分 享
不懂得饶恕他人过犯的
七种类型的信徒,可能无法进入天堂
第二类、不懂得饶恕他人过犯的
太6:14-15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;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。
不饶恕行为,可能是当今基督徒中最常见的罪,也是圣经中警告最为严厉的罪之一。
耶稣教导门徒关于饶恕的重要性,他指出,我们和神之间的关系,与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。
如果愿意饶恕人的过犯,神也愿意饶恕我们的过犯(罪和错误);
如果不愿意饶恕人的过犯,怎么指望 神饶恕我们的过犯呢?
这段话强调了,饶恕不是一个可选项,而是神所要求的态度,因为神是满有怜悯与饶恕的,如果我们领受了祂的宽恕,却不愿意饶恕别人,就是虚伪的。
这也是主祷文之后的延伸,主祷文里也说:“免我们的债,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”,说明了人对人的态度,也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。
耶稣强调,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;
饶恕,是福音的核心,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自己被 神饶恕了多少罪,就无法真正去原谅那些冒犯自己的人;
基督徒,应该每天都要学习,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,这是信仰生活中最困难,也是最痛苦的操练之一,但它却是塑造自己生命品格的至关重要。
耶稣基督被嘲笑、打击、刺伤、不公正的审判和公开剥夺尊严之后,仍然能够说:“父啊!赦免他们;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
路23:34-37当下耶稣说:“父啊!赦免他们;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。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官府也嗤笑他,说:“他救了别人;他若是基督, 神所拣选的,可以救自己吧!”兵丁也戏弄他,上前拿醋送给他喝,说:“你若是犹太人的王,可以救自己吧!”
这段经文的意思:
1.耶稣的赦免之心(34节,当下耶稣说:“父啊!赦免他们;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。)
耶稣在极大的痛苦中,为那些将他钉十字架的人祷告,求父神赦免他们,他解释说:“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”,意思是这些人不是真正明白杀害的是谁,这句话展现了耶稣极深的怜悯和爱——即使在被伤害时,他仍然为敌人代求。
2.人们的嘲笑与讽刺(35-37节,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官府也嗤笑他,说:“他救了别人;他若是基督, 神所拣选的,可以救自己吧!”兵丁也戏弄他,上前拿醋送给他喝,说:“你若是犹太人的王,可以救自己吧!”)
官府和兵丁都在讥笑耶稣,说,如果祂真是基督、是神所拣选的,就应该救自己,他们把“救自己”当作判断耶稣是否真是基督的标准,实际上,耶稣选择不救自己,正是为了救我们——这是他使命的一部分。
这段经文对信徒来说意义非常深刻,它展示了:耶稣无条件的饶恕,祂为迫害他的人代求;
耶稣牺牲的爱,祂的甘愿受死,不是因为不能救自己,而是为了完成神的救赎计划;
人心的刚硬与无知,即使面对真理,仍然会嘲讽和拒绝。
我们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来看看,路23:34-37中的教导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。
一、学习耶稣的饶恕:当被伤害时怎么办?
耶稣在被钉十字架、极度痛苦的情况下,还能说:“父啊,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 这是一种超越人性的饶恕。
人可以学到什么?
对待误解或伤害,不是一味压抑情绪,而是像耶稣一样,借着祷告把委屈交托给神;
有时候,人真的“不知道”自己做错了,这不是为人找借口,而是放下仇恨的钥匙;
饶恕不是为别人,而是为了自己的自由:不饶恕会让自己心一直受困,饶恕,能让人从伤痛中走出来;
你可以尝试在祷告中说:“主啊,帮助我像你一样去饶恕,加给我力量,带领我能做到。”
二、面对误解和嘲笑时的态度:
耶稣在面对官长、士兵和民众的嘲笑时,没有反击、没有争辩,而是默默承受,祂知道自己的身份,也知道祂来是为了更大的目的——不是证明自己,而是完成救赎。
人可以学到什么?
在被误解或讽刺时,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你是对的,沉默往往比辩解更有力量;
坚定自己的方向和使命,像耶稣一样,知道“我是谁”,比“别人说我是谁”更重要;
信靠神的时间和公义:耶稣最终没有失败,他在复活中得胜——我们的生命中也会有“复活”的时刻。
耶稣在最黑暗的时刻选择了饶恕和沉默,这不是软弱,而是从神而来的能力,人跟随他,也可以一点一点地学会放下伤害、走向自由。
为什么不能对那些冒犯自己的人,做同样的事呢?有一点是确定的,如果不饶恕那些冒犯自己的人,上帝也不会饶恕我们的罪过,如果上帝不饶恕我们的罪过,我们怎么能进入天国?
请问,愿意把今天的信息应用到生活中吗?本着对信仰的诚实,学习成为天国的子民,面对心怀恨意的人、没有饶恕之心,寻求圣经的教诲:“悔改归向神”,如果需要更深的了解与学习,可以微信私聊,求神带领我们,彼此学习、彼此勉励、彼此分享,在主里一同受益、成长!见证荣耀神!
愿神赐福于您和您的家!